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:一家公司的日出货量是300台,约占行业的三分之一。现在机床厂出货量这么大,最终市场能消化吗?当然,上述问题也是网友提出的。涉及的数据并不严谨,但这个问题值得思考。国内这么多机床厂家,到底生产的机床在哪里?
高端高端,低端低端
中国有这么多大大小小的机床厂,但他们的实力却是非常极端的。高端与低端的分水岭在机床行业尤为明显。小编总结了机床的流程。总之,高端走高,低端走低。
什么是高端高端?
它是中国一些主要的机床制造商。所售机床质量相对有优势,是一些实力比较强但不能全卖“洋货”的企业的最爱。国产机床性价比高,维护方便,大厂家生产的技术也有保障,成为众多加工制造企业的首选。
这也成为国内机床销售的主要流向之一。大厂生产的机床性价比高是不争的事实,但相对而言,这样的机床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,所以存在着“低端低端”。
中低端是指中小型机床制造企业服务于中小型加工企业。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,中小型机床企业在机床精度和耐用性方面可能有所欠缺,但价格却很低。这正好满足了那些需要机床,对精度和技术要求不高的厂家的需求。中国制造业还不够强大,“小制造”仍占有相当大的地位。这样的高端和低端分布暂时还是很合理的。
出口国外,东南亚和非洲是主流
除了国内市场,不少机床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。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无疑非常有吸引力,这让中国机床在东南亚、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找到了市场。虽然也有吉尔机床、大连光洋等企业在欧美开展业务,但大量企业集中在东南亚、非洲等地区。那么机床行业的进出口情况如何呢?我为你整理了一些数据参考。
2017年上半年,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5亿美元,同比增长8.5%。其中,金属切削机床出口10亿美元,同比增长8.9%;金属成型机床出口5亿美元,同比增长7.8%。 2017年1-10月,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累计出口692万台,累计出口额25.96亿美元。机床相关行业上半年也取得了较好的出口业绩。其中,刀具出口12亿美元,同比增长6.5%;磨料11亿美元,同比增长15.2%。
可见,海外市场也是中国机床销售的主力军。尽管国际贸易仍存在逆差,但总体形势正在好转。另一方面,如果我国的机床企业能够完全赢得中国市场,前途还是很光明的。
中小型制造企业是机床的主力军
整体来看,机床市场在中国,国内市场在中小企业。大企业订单强劲,但僧多肉少。订单再大,也只是少数几家企业,众多竞争对手在竞争,不足以满足我国机床企业的销售需求。因此,机床客户多为中小型制造企业。现在很多机床厂商也看得很清楚,不仅在功能上越来越贴近中小企业的需求,在服务和价格上也非常“亲民”。 “性价比”、“上门培训”成为机床企业的新卖点,定制化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